《消费主张》 20250424 揭秘!“假黄金”金光背后的真相!
https://tv.cctv.com/2025/04/24/VIDEGGc9HwKJEABwwyL8mWQh250424.shtml
[共同关注]关注·调查 以假充真 部分网购“999足金”暗藏猫腻
https://tv.cctv.com/2024/03/19/VIDExtxhg9EWENNoyq91psty240319.shtml
警惕!近3万元金手镯实际仅含足金十克“假金”也不怕火炼了
上个月末,上海市公安局普陀分局长寿路派出所接到一起报案,消费者李女士春节前在网络二手平台购买了一只价值两万元的足金手镯,交易时证书、发票齐全,就连使用火枪灼烧也没出现异常。
消费者 李女士:买的时候是28000多元。当时我们还特地带把火枪,想着不变色就是真的,当场烧红了,没有变色,我还特地买了小秤去称,克数、重量都一样。他还给了假冒的周大福袋子,还弄了发票。结果拿过去一鉴定,剪开来里面全部是银,然后才去报警。
上海市公安局普陀分局长寿路派出所执法办案队民警 成玺:在接到报案后,我们立即开展了侦查工作,但并未发现嫌疑人在工商部门有登记注册信息,此次售卖行为属于个人售卖行为,同时,警方也查证,犯罪嫌疑人所提供的发货地址是伪造的虚拟地址。在本案中,犯罪嫌疑人通过某电商平台寻得一商户,制作了购买黄金所需的4件套,即购物袋、质保凭证、出货单以及(手镯)品名吊牌,再加上他通过平台制作了一张假发票,也是按照当天的市场金价去做的。本案被害人购买的这款手镯,总克重共计45.11克,含金量是10克,含银量是35克。一般的检测手法根本辨别不出来,只有国家相关的鉴定机构才能辨别真假。
黄金掺假又有新套路 含"铼"黄金真假难辨
随着“买金热”持续升温,黄金掺假也出现新“套路”。近日,浙江宁波市质检院黄金珠宝眼镜检测中心收到相关部门的一项委托检验,样品外观与足金极其相似,但经进一步检验为掺“铼”黄金。“铼”的售价一克仅需十几元,掺在足金中,不仅价格低廉且不易被发现。
刘挺在宁波慈溪经营一家黄金首饰回收店,前几天,他用460元每克的价格收购了两件黄金首饰,共129克。第2天回收黄金的厂家告知刘挺这两件黄金饰品可能掺了“铼”。随后,刘挺带着黄金样品,向当地派出所报了案。
在对黄金样品的检测过程中,检测人员发现,仪器在多个点位识别均显示“999足金”。检测人员继续用锉刀打磨,发现金块上出现了很多凸起的小白点。
浙江宁波市质检院黄金珠宝眼镜检测中心主任 王超:经过他们同意后,我们反复锉、反复测,越往里面锉,“铼”峰就越高,说明内部“铼”含量比较高。
“铼最近在涨。”7月23日,红星资本局以买家身份咨询了某金属材料有限公司的销售经理李松(化名),他称,去年以来,铼的价格已经涨过一波,涨至约2万元/千克的高点后回落,现在又涨起来了。
红星资本局从上海金属网获取了铼(99.99%)在2025年的价格走势图。今年6月,铼的日均价基本上保持在1.8万元/千克,但近日,其日均价猛涨至3万元/千克,涨幅约66.67%。
据公众号“湘潭公安在线”发布,2024年5月至7月,三名犯罪嫌疑人筹集资金购买设备、黄金和金属铼,按照一定比例将黄金和铼进行混合,制作20余件“黄金饰品”,并将这些“黄金饰品”作为千足金出售给多地的寄卖行,实施诈骗,涉案价值20余万元。
据了解,铼金属原子序数75,熔点高达3180℃,密度21.04g/cm3;黄金原子序数79,熔点在1065℃左右,密度为19.32g/cm3。由于铼和金两种金属在X射线荧光光谱仪(测金仪)上图谱位置较接近,精度不高的测金仪很难将两种金属的峰位分开,从而错误地将铼含量计算到黄金含量里,也就检测不到铼金属。此外,两者密度接近,掺假后手感无异常,运用密度法也较难区分。
绍兴市市场监管局提醒广大商家,在回收黄金旧料时一定要将旧料熔融剪切.
黄金也能注水?据媒体报道,一名消费者拿着一个月前购买的足金999手镯,去一家回收店准备卖掉,手镯剪开后,中空部分却流出了疑似是水的透明液体,排空液体后,手镯“缩水”2.51克。